一、建筑幕墙工程分类
建筑幕墙
一种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却不分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建筑幕墙工程施工应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336 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等相关规范的规定。
(一)按面板材料分:
1. 玻璃幕墙
框支承玻璃幕墙:玻璃面板周边由金属框架支承的玻璃幕墙。
全玻幕墙:由玻璃肋和玻璃面板构成的玻璃幕墙。
点支承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点支承装置和支承结构构成的玻璃幕墙。
2. 金属幕墙
3. 石材幕墙
4. 人造板材幕墙
(二)按施工方法分:
1. 单元式幕墙:将面板与金属框架(横梁、立柱)在工厂组装为幕墙单元,以幕墙单元形式在现场完成安装施工的框支承建筑幕墙(通常单元板块高度为一个楼层的层高)
2. 构件式幕墙:在现场依次安装立柱、横梁和面板的框支承建筑幕墙
二、建筑幕墙的预埋件制作与安装
(一)预埋件制作的类型
常用建筑幕墙预埋件有平板形和槽形两种,其中平板形预埋件应用最为广泛。
平板型预埋件的锚板通过与其焊接的锚筋埋入混凝土,幕墙骨架焊接在外露的锚板上。
平板型预埋件
槽型预埋件是将 C 型钢槽及其锚固件埋入混凝土,幕墙骨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预埋件的槽中。
槽型预埋件
(1)锚板宜采用 Q235 级钢,锚筋应采用 HPB300、HRB335 或 HRB400 级热轧钢筋,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2)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 T 形焊。当锚筋直径不大于 20mm 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 20mm 时,宜采用穿孔塞焊。不允许把锚筋弯成∏形或 L 形与锚板焊接。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 6mm 和 0.5d(HPB300 级钢筋)或 0.6d(H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d 为锚筋直径。
(3)预埋件都应采取有效的防腐处理,当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时,锌膜厚度应大于 40μm。
(二)预埋件安装的技术要求
(1)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浇捣混凝土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规格埋设。
(2)幕墙框架安装前,幕墙施工单位应对主体结构和预埋件安装位置偏差进行全面复测,并绘制测量成果图。根据偏差数据,采取调整幕墙分格等措施,对位置偏差较大或漏埋预埋件时,应制订补救措施,经业主、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
(3)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
三、框支承玻璃幕墙制作安装
1. 框支承玻璃幕墙的安装
(1)立柱安装
1)立柱应先与角码连接,角码再与主体结构连接。立柱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具有一定的适应位移能力,采用螺栓连接时,应有可靠的防松、防滑措施。每个连接部位的受力螺栓,至少需要布置 2 个,螺栓直径不宜少于10mm。(如图)
2)凡是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面之间,除不锈钢外,都应加防腐隔离柔性垫片,以防止产生双金属腐蚀。
3)立柱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2)横梁安装
1)横梁与立柱之间的连接紧固件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不锈钢螺栓、螺钉等连接。为了横梁与立柱连接处应避免刚性接触,可设置柔性垫片。
2)当横梁安装完成一层高度时,应及时进行检查、校正,合格后及时固定。
3)横梁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3)玻璃面板安装
1)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安装时,构件框槽底部应设两块橡胶块,放置宽度与槽宽相同、长度不小于 100mm,玻璃四周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要求,左右空隙宜一致。
2)明框玻璃幕墙橡胶条镶嵌应平整、密实,橡胶条的长度宜比框内槽口长 1.5%~2.0%,斜面断开,断口应留在四角;拼角处应采用胶粘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不得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承受水平荷载的玻璃压条。压条的固定方法、固定点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玻璃幕墙开启窗的开启角度不宜大于 30°,开启距离不宜大于 300mm。开启窗周边缝隙宜采用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硅橡胶密封条制品密封。开启窗的五金配件应齐全,应安装牢固、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4)密封胶嵌缝
1)硅酮耐候密封胶嵌缝前应将板缝清洁干净,并保持干燥。
2)密封胶的施工厚度应大于 3.5mm,一般控制在 4.5mm 以内。密封胶的施工宽度不宜小于厚度的 2倍。
3)密封胶在接缝内应两对面粘结,不应三面粘结。为了防止形成三面粘结,可用无粘结胶带置于胶缝(槽口)的底部,将缝底与胶分开。较深的槽口可用聚乙烯发泡垫杆填塞,既可控制胶缝的厚度,又能起到与缝底隔离的作用。
4)不宜在夜晚、雨天打胶;打胶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要求。
5)严禁使用过期的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不宜作为硅酮耐候密封胶使用,两者不能互代。同一个工程应使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
6)密封胶注满后应检查胶缝,如有气泡、空心、断缝、夹杂等缺陷,应及时处理。应保证胶缝饱满、密实、连续、均匀。胶缝外观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
四、全玻幕墙
1. 全玻幕墙安装的一般技术要求
(1)全玻幕墙面板玻璃厚度:单片玻璃不小于 10mm; 夹层玻璃单片厚度不应小于 8mm; 玻璃肋截面厚度不应小于 12mm ,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00mm。
( 2)全玻幕墙玻璃面板的尺寸一般较大,宜采用机械吸盘安装。
(3)全玻幕墙玻璃上下两端嵌入槽口深度及预留空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防止玻璃受力弯曲变形后从槽口拔出,或因空隙不足而使玻璃伸缩受限而破损。嵌入左右两侧的槽口的预留空隙宜相同。
(4)全玻幕墙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和调整玻璃面板和肋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保证幕墙面顺直、平整。
(5)全玻幕墙面板承受的荷载和作用,是通过胶缝传递到玻璃肋上去的,其胶缝必须采用硅酬结构密封胶。胶缝的厚度应由设计计算决定。
(6)全玻幕墙允许在现场打注硅酬结构密封胶。
(7)全玻幕墙面板安装的胶缝,一般可以用酸性密封胶。由于酸性密封胶对镀膜玻璃的膜层、夹层玻璃的夹层材料以及中空玻璃的合片胶缝都有腐蚀作用,所以当全玻幕墙面板采用上述种类的玻璃时,不得采用酸性密封胶。
(8)全玻幕墙的板面不得与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板面与装修面或结构面之间的空隙应符合规范要求。
2. 吊挂式全玻幕墙安装技术要求
(1)当全玻幕墙高度超过 (玻璃厚度 10mm、12mm) , 5m (玻璃厚度 15mm) , 6m (玻璃厚度 19mm)时,全玻幕墙应悬挂主体结构上。
(2)吊挂全玻幕墙的结构构件应有足够的刚度。采用钢桁架或钢梁作为受力构件时,其中心线必须与幕墙中心线一致。
(3)吊挂式全玻幕墙的吊夹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设置刚性水平传力结构。吊夹安装应通顺平直。每块玻璃的吊夹应位于同一平面,吊夹的受力应均匀。
(4)吊挂玻璃下端与下槽底应留空隙,以满足玻璃伸长变形要求。玻璃与下槽底应用弹性垫块支承或填塞。槽壁与玻璃之间应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密封。
(5)吊挂玻璃的夹具不得与玻璃直接接触。夹具衬垫材料与玻璃应平整结合、紧密牢固。
(6)吊挂玻璃的夹具等支承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3. 全玻幕墙安装的质量要求
墙面外观应平整,胶缝应均匀、密实、连续、平整、光滑,幕墙垂直度、水平度、胶缝宽度、直线度的允许偏差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五、点支撑玻璃幕墙
1. 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形式
(1)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玻璃幕墙;
(2)单根型钢或钢管支承的支承承玻璃幕墙;
(3)钢珩架支承的点支承玻璃幕墙;
(4)拉索式支承的点支承玻璃幕墙。
2. 点支承玻璃幕墙安装的技术要求
(1)点支承玻璃幕墙玻璃面板的厚度: 采用浮头式连接件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 6mm; 采用沉头式连接件的幕墙玻璃厚度不应小于 8mm; 安装连接件的夹层玻璃和中璃,其单片玻璃厚度也应符合上述要求。沉头式连接件应用锥形孔洞,使连接件“沉入”玻璃面板,与板面平齐。
(2)点支承玻璃幕墙的面板应采用钢化玻璃或由钢化玻璃合成的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采用玻璃肋支承的点支承玻璃幕,其玻璃肋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3)玻璃面板支承孔边缘与板边的距离不宜小于 70mm,孔洞边缘应倒棱和磨边,磨边宜细磨。
(4)矩形玻璃面板一般采用四点支承玻璃,但当设计需要加大面板尺寸而导致玻璃跨中挠度过大时,可采用六点支承。
(5)点支承玻璃幕墙的点支承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6)玻璃幕墙的支承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其组装、焊接和涂装工艺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的有关规定。
六、石材幕墙工程安装
1. 石材幕墙的框架安装
(1)石材幕墙的框架最常用的是钢管或钢型材框架,较少采用铝合金型材。
(2)石材幕墙的框架安装前,应对进场构件进行检验和校正。在进行测量放线、墙面基体偏差修整及预埋件调整增补后,先将立柱上墙安装。
(3)幕墙构架立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有一定的相对位移的能力。立柱应采用螺栓与角码连接,并再通过角码与预埋件或钢构件连接。
(4)幕墙横梁应通过角码、螺钉或螺栓与立柱连接。螺钉直径不得小于 4mm,每处连接螺钉不应少于 3 个,如用螺栓不应少于 2 个。横梁与立柱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对位移能力。
(5)幕墙立柱、横梁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要求。
2. 石材幕墙的面板安装
(1)石材幕墙面板与骨架常用的连接方式有短槽式、背栓式、背挂式等方式。
(2)短槽式石材幕墙安装,先按幕墙面基准线安装好第一层石材,然后依次向上逐层安装,槽内注胶,以保证石板与挂件的可靠连接。
(3)不锈钢挂件的厚度不宜小于 3.0mm ,铝合金挂件的厚度不宜小于 4.0mm。
(4)石材幕墙面板宜采用便于各板块独立安装和拆卸的支承固定系统。近年使用较多的短槽式 T 型挂件,不宜作为石材幕墙的支承固定系统。
(5)石板空缝安装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应有排水出口。
(6)石材幕墙的板缝尺寸及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7)石材幕墙板面嵌缝应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因石板内部有孔隙,为防止密封胶内的某些物质渗入板内,故要求采用经耐污染性试验合格的(石材专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嵌缝前应将槽口清洗干净,完全干燥后方可注胶。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
(8)石材的转角宜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型材专用的转角连接件进行安装。
(9)石板与不锈钢或铝合金安装挂件之间应采用"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粘结,不得采用"非结构承载用石材胶粘剂" (俗称"云石胶" )粘结。
(10)石材幕墙面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七、金属幕墙工程安装
1. 金属幕墙的框架安装
金属幕墙的框架安装的技术要求与石材幕墙相同。
2. 金属幕墙面板安装要求
(1)将金属面板用紧固件固定在骨架上,其位置、规格及紧固件的品种、规格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金属面板的安装应注意与产品指示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3)金属面板嵌缝前,先把胶缝处的保护膜撕开,清洁胶缝后打胶;大面上的保护膜待工程验收前方可撕去。
(4)金属板空缝安装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应有排水出口。
(5)金属幕墙的板缝尺寸及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6)金属幕墙板面嵌缝应采用中性硅酬耐候密封胶。
(7)金属幕墙面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
八、人造板材幕墙工程安装
1. 人造板材幕墙面板的连接方式
按照人造板材幕墙面板的类别分,包括以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石材蜂窝复合、高压热固化木纤维板和纤维水泥板等六类人造板为面板的幕墙。六类人造板材幕墙工程适用于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震区的民用建筑,幕墙应用高度不宜大于 100m。
不同的人造板材幕墙的面板与建筑外墙的连接方式也各不相同:
(1)瓷板、微晶玻璃板宜采用短挂件连接、通长挂件连接和背栓连接;
(2)陶板宜采用短挂件连接,也可采用通长挂件连接;
(3)纤维水泥板宜采用穿透支承连接或背栓支承连接,也可采用通长挂件连接;
(4)石材蜂窝板宜通过板材背面预置螺母连接;
(5)木纤维板宜采用末端形式为刮削式 (SC) 的螺钉连接或背栓连接,也可采用穿透连接。
2. 人造板材幕墙面板安装要求
(1)安装面板前,应按规范进行面板弯曲强度试验。用于寒冷地区的幕墙面板,还应进行抗冻性试验。
(2)面板表面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面板用胶粘剂的相容性和密封胶的污染性。
(4)根据连接方式确定幕墙面板的安装顺序,预安装并调整后,需在孔、槽内注胶粘剂的面板,胶粘剂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5)幕墙面板开缝安装时应对主体结构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并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出口。
(6)板缝密封施工,不得在雨天打胶,也不宜在夜晚进行。打胶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要求,打胶前应使打胶面清洁、干燥。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填塞。
九、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
(1)幕墙与各层楼板、隔墙外沿间的缝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封堵,填充材料可采用岩棉或矿棉,其厚度不应小于 100mm,并应满足设计的耐火极限要求,在楼层间和房间之间形成防火烟带。
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1.5mm 的镀锌钢板承托;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密封;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
(2)无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的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高度不低于 0.8m 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墙。在计算裙墙高度时可计入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或边梁高度。
(3)当建筑设计要求防火分区分隔有通透效果时,可采用单片防火玻璃或由其加工成的中空、夹层防火玻璃。
(4)防火层不应与幕墙玻璃直接接触,防火材料朝玻璃面处宜采用装饰材料覆盖。
(5)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两个防火分区。
十、建筑幕墙的防雷构造要求
(1)幕墙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 的有关规定。
(2)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连接部位清除非导电保护层。
(3)幕墙的铝合金立柱,在不大于 10m 范围内宜有一根立柱采用柔性导线,把每个上柱与下柱的连接处连通。导线截面积铜质不宜小于 25mm²,铝质不宜小于 30mm²。
(4)主体结构有水平均压环的楼层,对应导电通路的立柱预埋件或固定件应用圆钢或扁钢与均压环焊接连通,形成防雷通路。镀锌圆钢直径不宜小于 12mm,镀锌扁钢截面不宜小于 5m×40mm。避雷接地一般每三层与均压环连接。
(5)兼有防雷功能的幕墙压顶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 3mm 的铝合金板制造,与主体结构屋顶的防雷系统应有效连通。
(6)在有镀膜层的构件上进行防雷连接,应除去其镀膜层。
(7)使用不同材料的防雷连接应避免产生双金属腐蚀。
(8)防雷连接的钢构件在完成后都应进行防锈油漆处理。
(9)幕墙防雷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 的要求。
十一、建筑幕墙的保护和清洗
(1)幕墙框架安装后,不得作为操作人员和物料进出的通道;操作人员不得踩在框架上操作。
(2)玻璃面板安装后,在易撞、易碎部位都应有醒目的警示标识或安全装置。
(3)有保护膜的铝合金型材和面板,在不妨碍下道工序施工的前提下,不应提前撕除,待竣工验收前撕去。
(4)对幕墙的框架、面板等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使其不发生变形、污染和被刻划等现象。幕墙施工中表面的粘附物,都应随时清除。
(5)幕墙工程安装完成后,应制定清洁方案。应选择无腐蚀性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在清洗时,应检查幕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
(6)幕墙外表面的检查、清洗作业不得在 4 级以上风力和大雨(雪)天气下进行;作业机具设备(提升机、擦窗机、吊篮等)应安全可靠,每次使用前都应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高空作业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