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的18种创意!都在让幕墙变得“复杂”与美观

2019-12-25

 1、架空

1.png

柯布大师的新建筑五点之底层架空!不解释,如今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类型建筑,不管是办公建筑还是休闲建筑,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快题设计,duang地那么来一下,虚实关系马上区分出来有木有!底层结合停车、景观、交流各种不明觉厉的空间布置有木有!

2、挖洞

2.png

2-2.png

 体量太呆了?立面太板了?不要紧!立面上掏两个洞!保管马上高大上!什么?你问我掏出来的这两个洞干嘛?空中花园行不行?open空间行不行?营造向外的视线和塑造交流空间行不行?增强通风采光什么的,绿色建筑啊!!

  3、挖槽/分段

3-1.png

3-2.png

3-3.png

建筑太长了怎么办?体量太大了怎么办?你不会分成几块吗?分段分段,好用又无脑,基本不影响平面布置~尤其适合用于展览建筑,不但可以横着分,还可以竖着分,还可以横的竖的一起来,分一分,笨重的体量变轻盈了,切一切,厚实的体块变顺眼了。

3-4.png

山墙面分段,仔细看!一个简单的山墙面出现了几个层次?1处金属穿孔板 2处混凝土 3处玻璃幕墙 4处干挂石材,一个山墙面,出现了4种不同的材料肌理,并且在比例、色质上整体浑然一体,你说厉害不厉害?经常有同学在说自己的建筑没细节,往往是一个干巴巴的山墙面,学一学怎么做层次!

  4、假墙/叠加

4-1.png


5、增设构架

5.png

简单来说,通过雨棚、挑檐、构架柱等“构件” ,来让建筑形成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连续性、闭合性原则。但是这招慎用,部分甲方/老师会对这种无实际功能的构造物会敏感!

  6、切角

6.png


砍掉建筑两个面交接处的一个角,使之呈现出规则/不规则的体量,特别是用在转角处,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消减建筑体量,呈现出“依附”的奇特效果。

  但是此法需注意,如果采用斜着切角的办法(多用于各CBD综合体),需注意平面自下而上的对应关系。

  7、边框

7.png

不管里面是什么玩意儿,外面我一律用一个大框包起来,类似照相的框景原理,只要加个框,整体了,和谐了,但须注意,此种元素是很强势的手法,适用于政府、剧院等相对严肃的建筑物。

  另外,我可以全包,我也可以半包,适当地豁口,使得建筑相邻两个面之间发生流动的关系,呈现出有趣的拓扑关系。不管里面是什么玩意儿,外面我一律用一个大框包起来,类似照相的框景原理,只要加个框,整体了,和谐了,但须注意,此种元素是很强势的手法,适用于政府、剧院等相对严肃的建筑物。

  8、琴键

8.png

为什么叫琴键?因为这像钢琴上的琴键啊有木有! 这是现在很fashion的一种表皮手法了,,特别适用于题主所说的研究建筑/办公建筑等,,对平面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其奥秘在于对比例和尺度的精准控制,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9、百叶/竖向格栅

9.png

9-2.png

此种是琴键的变形版本,通过垂直于Y轴方向的竖向窗套来寻找立面的变化,并且可以与X轴的百叶形成竖向与横向的对比,丰富构图的层次。

  10、编织表皮

  将表皮肌理化、编织化,形成半透明的消隐效果,近年许多参数化、建构设计的最爱。

10.png

10-2.png

  11、竖向分隔

11.png

11-2.png

起源哥特式,垂直的线条引领全身,营造向上的动势,运用得当非常有利于烘托出建筑的气势。

  12、横向分隔

  与竖向分隔恰好相反,强调水平、横陈、舒展的建筑形象。

12.png

12-2.png

 13、网格

  “田”字形的构图,形如网格

13.png

13-2.png

小小的单元格,大大的花样,注意看下图,在窗口的设计中,将平开窗、落地窗、空调机位等元素,统一组织在一个窗口造型单元里,既避免了以往空调机位的凌乱布置,又形成光影丰富、具有韵律的外墙肌理,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14、散点

14.png

散点(普通平开窗)是否一定伴随着单调?以上四个图说明了一切:

  两个小技巧:

  一、尽量采用瘦长的平开窗,而不是近似正方形的平开窗,

  二、尽量不规则地利用位置、大小进行错动布置,但是整体应遵循基准和对位关系。

 15、变异

15.png

15-2.png

丧尸片看过伐~~立面上一块如同肿瘤细胞一样发生畸变,在形状/色质上形成显著区分,本质是强烈的对比。

  16、插入单元体

16.png

在立面上置入单元块,形成“萌”的既视感,如上图天津华旭小学,错动布置单元块,形成一大亮点。

  17、波浪/锯齿

  建筑表面呈现出如波浪起伏的表情,可用折线,也可用曲线。

17.png

18、旋转/平移

  最后一个,想象一下一个魔方从下往上逐层旋转的手法,

18.png

18招式已介绍完毕,需注意的是,以上手法并不独立存在,它们可以同时存在,同时并用,换言之,一个建筑可以同时运用以上的几个手法:

  如:

19.png